1.使用范圍
適用于地下深層、高承壓、大涌水量、高地應力條件下的斷層或破碎帶的截滲灌漿止水加固工程中。
2.技術特點
1)在水壓超過3.0MPa、溫度大于35℃下,水泥漿液在地應力、水壓力、灌漿壓力三者同時作用下,快速析水凝固,造成漿液滲透半徑有限,幕體厚度不夠。為此,采用自行研制的高穩定性、可灌性好、成本低、膠凝時間可調的灌漿材料,確保漿液有效擴散。
2)采用超高灌漿壓力(10~15MPa)和引導式灌漿新工藝,可有效灌注破碎圍巖微細裂隙,較常規注漿工藝,施工鉆孔量大幅減少,注漿工作量少,施工快速,工期節省。
3)施工機械輕便、安全可靠,適用于巷道注漿施工。
4)截水防滲效果好,形成的截水防滲幕體厚,在后續掘進過程中,能承受較高(≥4.8 MPa)圍巖外水壓力而不致發生破壞。
3.材料及設備
灌漿材料主要有水泥、膨潤土、外加劑及改性水玻璃漿材。
機具及設備主要有坑道鉆機、高速制漿機、超高壓灌漿泵、雙層攪拌儲漿機、高壓安全閘閥等。
4.工程實例
白象山鐵礦在建設過程中,所遇F4斷層及其破碎帶均出現了大量涌水,導致巷道被淹沒停工,嚴重影響巷道建設速度和施工安全。根據礦區已有水文地質條件分析,F5斷層破碎帶及影響帶系礦區的主要導水途徑之一。為保證巷道和采礦安全,防止F5等斷層導水途徑揭露后水涌入巷道和采礦區,經研究,對F5等斷層導水途徑進行灌漿截水防滲處理。
灌漿采用孔口封閉、自外而內分段、純壓式灌漿方法。孔口安設高壓安全閘閥、分流器及配套的孔口封閉器。
灌漿壓力:在孔深小于15m時,灌漿壓力控制在水頭壓力+4MPa以內,灌漿結束時的最大壓力不超過15MPa。
灌漿結束標準:達到灌漿段所設定的灌漿壓力(依據現場試驗孔設定)后,注入率<5L/min穩定30min結束。
利用“孔口封閉、自外而內分段、孔內循環”的灌漿方法,通過自主研發相關灌漿設備、材料及工藝,有效地解決了礦山深埋巷道內高承壓大涌水地層截水帷幕灌漿技術難題,降低礦山建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風險;該技術先后在白象山風井-470充填巷道進行F5斷層現場灌漿試驗工程、白象山-470巷道掌子面導水斷層補充勘探及截水防滲處理工程、白象山-470巷道內斷層截水2#補充勘探孔施工等工程中實施應用,灌后巖體透水性顯著降低,截水防滲效果明顯。